close

上周末聽了彭明輝教授對於高教評鑑的演講,和大家分享一些收穫。

首先,什麼是學術自由?英國在1988年的教育法案(Education Act)指出,在法律範圍內的自由,用以質疑與檢驗普遍沿襲的見解(received wisdom),提出不受歡迎的見解,而不受威脅。而這樣憲法保障的學術自由為的正是讓大學盡到這樣的社會責任,也就是教授們是社會的良知。而德國的柏林洪堡大學作為訂一個現代大學也強調三大學術自由:教授在研究與教學上的自由、學生的學習自由、學術機構的自主性,並強調學術活動的目的在於,為學術而學術,無關宗教、政治、經濟與俗世的任何運作。

彭教授主張,給大學教育經費的撥付必須是無條件的,如此才能授予完全的學術自由,因此以評鑑為績效管考與經費補助依據是錯誤的。教授的評鑑應來自於學生對於課程的選擇,沒有學生選擇的教授自然而然就會被這樣的市場機制淘汰。他直言現在台灣的評鑑制度是由美國移植而來,是因為新自由主義所衍生出來的新管理主義,而這樣的評鑑只會摧毀學術自由。這透由國北教大專家所設計的評鑑好像在管中小學。而在亞洲,許多大學為了前進世界百大,紛紛掀起了荒謬追求SCI論文的風潮,而SCI創辦人在2005年甚至寫了一篇論文,談到以SCI作為跨國、跨學術領域的評比是無效的。再者以SCI大多刊登研究歐美國家重視問題的文章,因而使得亞洲的教授鮮少重視對自己國家或地區的研究,這樣的偏頗也影響對區域問題解決方案的創新能力。

彭教授認為,評鑑不應由單一評鑑單位去執行(過去的評鑑中心主管多為師大背景,背景單一,沒有能力了解各大學與技術大學的教學與研究特質)。他進一步建議,評鑑應由三個部分組成:不同類型學校有不同審查標準的自評系統、學生對課程和老師的評鑑、國外專業評鑑組織。這也正與政務委員管中閔先生提到的「台灣教育體系應走向多樣化,教育部應將大學分成研究型、一般型與技職型,各類大學選定三到五所試辦自我評鑑,並透過競爭型經費,協助不同類型大學發展自我特色。」相互呼應。

另外,彭教授也回應目前廣受討論的議題,也就是反對教育商品化的訴求,他認為高教公共化的施行關鍵在於,如何確保國家用稅收所培育出來的高教人才,將來會回饋社會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麼我們納稅人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去做無效的投資?

全球對於知識經濟的過度追求,結果顯示,代表知識經濟的高教人才供過於求,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去走知識經濟,我們應並重技職教育與高等教育,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出符合產業結構需求的人才,也不會讓這麼多莘莘學子,背了這麼多債,卻拿到了沒有用的學歷,浪費這麼多青春歲月與金錢。

arrow
arrow

    霍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